本文共 165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。
最近参与了一个大数据的项目,是涉及标签管理方面的内容,使我这个初涉入大数据领域的人获益匪浅。
标签,也可以叫做Tag,最早出现于2005年(注1),随着Web2.0的Blog应用被广泛使用开来。标签也可以说是一种关键词标记,可以更好的显示和突出搜索的关键词条,以便进行更好的索引和浏览查找。但标签又不同于平常的关键词,它可以使用文章或日志中根本没有出现过的词条来标记。比如一篇关于产品方面的文章,通篇没有任何产品这个词条,但却可以打上产品标签,来更好的指向这个文章的内容性。标签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:
n 可重复标记性
对同一个用户,可以打上很多个标签。所以标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分类,它也被称为“开放分类”。而且同一个用户身上的标签数量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不断的被增加。标签数据越多,最后得到的用户受众画像信息会越来越完整。例如男性用户A,喜欢浏览汽车网站,同时爱好音乐和收藏。可以对他打的标签就有男性,网站,汽车,音乐,收藏。而过了一段时间,他结婚有了小孩,同时喜欢上淘宝购买母婴用品,这时他又会被标记上已婚,有小孩,在线购物,母婴的标签。
浅谈大数据的标签管理n 指向明确性
每个标签都指向用户的一类属性或行为。属性不仅包括性别、年龄、身高、体重等信息,甚至还包括一些家庭成员,联系方式,地址等敏感隐私信息;行为则是指某段时间内用户的参与倾向性。行为指向与时间有一定的关系,比如这段时间我有购房的需求,会经常浏览×××网站,这时会产生×××相关的标签。但过了不久我买到了心仪的房子,而不再关注×××时,指向×××行为相关的标签就可能已经失效。还是上面用户A的例子:
ü 标签男性可归纳为用户的性别属性;ü 标签网站、汽车、音乐、收藏、在线购物、母婴可归纳为用户的爱好或预购意向属性;ü 标签已婚,有小孩则可归纳为用户的婚姻和家庭属性; 浅谈大数据的标签管理正是基于标签的这两个特征,所以它在精准营销方面发挥了独特的效用。首先网站将用户的各种在线行为转化为标签数据,并分析大量已收集到的标签数据得到相对完整的受众用户画像。然后将画像信息与DSP,SSP,Ad Exchange等广告平台做对接,平台根据每个广告主的投放需求过滤受众画像,来将每个广告精确曝光给最为匹配的目标用户,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。
营销的精准性,在于匹配最为符合的受众用户画像。而要确定到最符合的画像信息,又基于对大数据量的标签数据的分析。随着网站的用户数和访问频率的提升,标签数据会相应产生几何级的增长;同时现在各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倾向于标签数据的交换和共享,来获取更丰富的受众信息。所以在大数据领域,对海量标签数据的管理已经成为日趋重要的需求。
现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标签管理系统,比较出名的有商业付费工具如Ensighten、TagMan、Tealium、Satellite、OpenTag、Tag Commander、Super Tag、Site Tagger、Bright Tag等,也有Google提供的免费工具Tag Management。这些工具基本功能大体类似,仅区别于各自的增值服务方面。所以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,标签管理应基本涵盖以下四块主要内容:浅谈大数据的标签管理
² 数据标签化
通过制定容器、规则、条件将代码发布到网站的页面,来将用户信息转化为标签数据。这是标签管理必备的基本内容。² 标签数据管理
对海量标签数据的管理,还包括去重,合并,转义等标签数据操作。² 标签共享和交换
现在各互联网公司逐渐倾向于交换和共享标签数据,来充实已掌握的标签数据。所以这个以往的增值服务,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。² 标签分析
包括受众分析,归因分析,以后与各广告平台对接后的投放效果分析,成本分析等等。标签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一个颠覆,标签管理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新内容新技术出现。
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1908030/2054194